|
系 列 名:光影系列 書名:拉丁電影驚艷:四大新浪潮 作者:焦雄屏 定價:450 元 ISBN:9789863196457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20日
|

++本書特色++ 「憤慨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布紐爾
剖析22位導演、40部經典作品
|
一九六七年,來自拉丁美洲各地的創作者同聚一堂,定下「新拉丁電影運動」這個名詞。在新思潮與古巴革命成功的影響下,拉丁各地影人應聲而起,新的藝術運動此起彼落,陸續展開。電影工作者的新思維是把電影當作社會變革的工具和政治解放的武器,無論是阿根廷新電影、智利的民粹團結電影、由學院派領導的古巴新電影,或是力度最大的巴西新浪潮,都以各自形式深入社會本質。 此外,拉美電影還出現一批新新浪潮,它們與美國關係密切,借重美國大公司的全球發行,並吸收英語世界的能量,在世界影壇大放光芒。透過布紐爾、阿莫多瓦、羅恰、巴班柯等才華洋溢創作者的鏡頭,向國際發聲,展現拉美深厚瑰麗的人文與精神底蘊。 知名電影人焦雄屏多年出任各大指標性國際電影節評審,曾親身走訪當地、和多位大導演與製片等影視工作者當面交流;從國際電影節評審的試片室、與主席、導演相聚的餐桌前,甚或布宜諾艾利斯的街頭抗議體驗,她總結各種經驗及評論,多層面地理解、賞析拉丁電影文化,帶領讀者一同認識複雜迷人的拉丁電影。 |
▼ 作者簡介 焦雄屏 著名電影人,集製片、監製、教育、寫作於一身,在國際上贏得「台灣新電影教母」之稱。監製多部電影包括《十七歲的單車》、《藍色大門》、《聽說》、《二弟》、《綠帽子》、《愛你愛我》、《侯孝賢畫像》、《五月之戀》、《戰‧鼓》、《白銀帝國》、《上海王》等,獲獎無數,至今仍在監製若干電影與網劇,如《再見,少年》、《尋羌》。她帶領焦雄屏編劇工作室,培養眾多創作新手。 她早期在台灣推動新電影運動,從評論到辦電影獎,最終將電影推上國際舞台。她是兩岸知名導演走向國際的主要推手之一。她在1980到1990年代成功在本土推動台灣新電影運動,之後在國際為台灣新電影和大陸第五代與第六代電影作重要論述與介紹,促使華語電影揚威國際,著作等身。 她曾任金馬獎主席,在任期間改革評審制度、創立合拍平台,並推動金馬獎國際化,引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聯盟和奈派克亞洲電影推廣聯盟,使金馬獎再現公信力與競爭力,成為華語電影節榮譽最高指標。她曾創立中時晚報電影獎,成為台北電影獎前身。她也曾任中華民國電影年執行長,在任推動十六個國外台灣電影回顧展,舉辦各種攝影、美術、錄音訓練班,也出版各種電影史叢書,為台灣電影打下堅實的產業與研究基礎。 她曾在全世界各大中電影節任評審,爭取華語文化發言權。又曾任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所長培養子弟無數,近來做電影製作外,並做網路教學節目。 2020 法國電影新浪潮[最新圖文增訂版](蓋亞) 焦雄屏翻譯作品 |